水泥电线杆的受力评估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1. 基础受力核算:
水泥电线杆的基础受力核算主要选用“三盘”基础,即底盘、卡盘和拉线盘。底盘作为混凝土电杆的承压基础,用来抵御电杆传递的下压力。卡盘则是为了防止电杆歪斜而设置的基础。拉线盘则与拉线的拉力有关。
2. 承载力与抗风力评估:
承载力评估通常包括电线杆在特定条件下的破坏强度、抗裂性、扰度等参数。例如,对于150-8米主筋8根的水泥电线杆,国家检验检测标准规定了其不得破坏的承载力、抗裂性和扰度等。
抗风力评估则是考虑电线杆在风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,这通常与电线杆的设计、材料选择以及安装方式有关。
3. 纵向钢筋受力分析:
水泥电线杆的力学性能主要由其内部的纵向钢筋配置决定。根据纵向钢筋的受力类型,水泥电线杆可以分为预应力混凝土电杆、钢筋混凝土电杆和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电杆。
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在生产时,纵向钢筋需要进行张拉,以达到一定的强度。而钢筋混凝土电杆的纵向钢筋则不需要张拉,根据各部位受力情况的不同,纵向钢筋的分布也会有所不同。
4. 受力阶段分析:
水泥电线杆在受力过程中会经历不同的阶段,包括弹性阶段、带裂缝工作阶段和破坏阶段。在弹性阶段,电线杆截面内的弯矩和应变都很小,混凝土处于弹性工作状态。随着荷载的增加,电线杆会进入带裂缝工作阶段,此时混凝土会出现裂缝,拉力将转给钢筋。当荷载继续增加时,电线杆会进入破坏阶段,裂缝急剧开展,最终导致电线杆的破坏。
5. 按受力状态分类的评估:
水泥电线杆还可以根据受力状态划分为直线型杆塔和耐张杆塔。直线型杆塔主要承受垂直荷载和水平风荷载,而耐张杆塔除了承受这些荷载外,还要承受导线张力和因施工、检修等引起的额外荷载。
水泥电线杆的受力评估模型是一个综合多方面的考量和分析过程,包括基础受力核算、承载力与抗风力评估、纵向钢筋受力分析、受力阶段分析以及按受力状态分类的评估等。